传染病研究所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喜获捷报!
传染病研究所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清单
再次向获批项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让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位老师脱颖而出~
刘洋 特聘研究员
刘洋博士是2018年吴瑞奖学金获得者,现为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所特聘研究员。其以第一作者(含共一作)发表科研论文19篇,包括4篇Nature,2篇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1篇Cell等,累计影响因子达590;另发表共同作者文章18篇,所有文章引用次数超4500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和致病机理,其致力于寻找病毒上和宿主中影响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突变和关键因子,阐述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以这些因子为靶点,研发新型抗病毒策略和治疗手段。课题组还开发各种适用于病毒学基础研究,药物、抗体和疫苗筛选及评估的安全高效病毒工具;搭建高致病性病毒的通用疫苗平台,为各种病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技支撑。课题组现招聘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http://www.szbl.ac.cn/careers/recruitment/520.html),欢迎感兴趣的青年才俊加入。
太万博 副研究员
太万博博士于2017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5-2020年在美国纽约血液中心Lindsley F. Kimball 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博士后。2020年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重点开展新再发病毒性传染病新型疫苗及相关免疫保护机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21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支持,今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支持。
冯雪春 副研究员
冯雪春博士于2018年在美国奥本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学位,2018-2021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CRISPR基因编辑及基因驱动技术在蚊虫中的开发与应用。2021年回国后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重点研发新型基于CRISPR基因编辑及基因驱动技术的蚊媒种群调控策略,以开发更为安全高效的蚊媒种群防治方法,应对虫媒传染病的新发与再发。相关学术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rispr journal等期刊。
张櫶文 副研究员
张櫶文博士于2014年在浙江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2016-2021年期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部进行联合培养。2021年入职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同年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新发及再发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制研究,在病毒传染病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在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朱龙超 助理研究员
朱龙超博士于2020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分别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病毒性传染病的跨物种传播及病毒与宿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2021年通过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重点研究新发传染病致病机制,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疫苗及早期诊断试剂盒。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PNAS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