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研发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流行株的“组装式”纳米颗粒疫苗
2022年6月1日,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医学院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影响因子:18.187)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ferritin-based nanoparticle vaccine against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的论文,研发一种针对新冠病毒Omicron突变流行株的“组装式”新型纳米颗粒疫苗。
目前,多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 (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Omicron各变异株可高度逃逸现有疫苗及中和抗体。今年3月份以来,上海、北京、山东、陕西等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均涉及Omicron变异株。在该文章中,研究者以铁蛋白 (Ferritin, FNP) 24聚体纳米颗粒为核心,与融合人IgG-Fc区段的Omicron RBD二聚体蛋白 (Fc-RBDOmicron)“组装式”结合,制备出一种稳定均一且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纳米颗粒疫苗 (FNP-Fc-RBDOmicron)。该疫苗将“纳米颗粒”及“Fc-RBD二聚体”两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策略有机融合,在免疫原性增强方面实现“1+1>2”的效果。该纳米疫苗具有自由“组装式”的特点,快速制备且工艺简单方便稳定,可自由匹配相应疫苗关键抗原,尤其针对快速突变的新冠病毒优势明显,可在短时间内制备完成质量均一稳定的疫苗,并开展相关评价。
通过动物免疫结果显示,该纳米颗粒疫苗免疫可诱发针对不同Omicron突变株的高水平中和抗体;且相对于单独免疫Fc-RBD二聚体,中和抗体滴度有明显提高。此外,该纳米疫苗的免疫血清针对新冠病毒原始株、Alpha、Beta、Gamma、Delta等VOC突变株均具有较好的中和活性,显示该纳米疫苗具有作为序贯免疫候选疫苗的潜力。由于新的Omicron分支突变毒株不断出现,该策略为开发更加广谱的多联多价新冠疫苗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图1
深圳湾实验室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太万博、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柴本杰、冯胜勇,长春兽医研究所庄忻雨博士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程功教授和长春兽医研究所田明尧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深圳湾实验室重大项目、广州国家实验室应急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