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陈美欣:穿针引线 编织代谢和免疫的网络
沉寂了约二百年的小分子突然成为了免疫代谢领域中的“新星”, Samuel Baup在蒸馏柠檬酸发现衣康酸(itaconate)时应该没有想到这个被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抛弃”了的小分子今天能在免疫代谢领域发光发热,这源于衣康酸既能抵抗细菌感染还能抑制病原体诱导的炎症反应。而衣康酸也只是代谢物宝库中的一员,其中仍存在许多未知值得我们去发掘。陈美欣和她的团队将继续在免疫代谢领域中深耕,迎接挑战,为代谢和免疫穿针引线,为病原体感染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
陈美欣
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课题组研究方向:
实验室长期研究目标为探索免疫代谢反应的分子机理。主要探讨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的致病机理;探讨天然免疫系统、细胞自主免疫(Cell-Autonomous Immunity)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机理,尤其是免疫代谢产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1.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
2.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分子机理。
3. 新型免疫代谢物的筛选和功能鉴定。
科研无坦途,但是选择走上科研这条道路,我并没有经过太多犹豫。回想起来,初高中的时候我都遇到了教导有方的良师。特别难忘的是初中时生物课的苏健敏老师,她的教学风格生动活泼,人也很博学,在我对生命奥秘的惊叹之余,也为年少的我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填报大学志愿时,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报考了生物专业。
硕博期间,我幸运地进入了中山大学崔隽老师的实验室。崔老师是一位年轻的PI,那时候才刚三十出头的年纪,很有活力。实验室氛围也很好,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交流,关系融洽。我觉得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很好的科研基础,但崔老师很耐心,会认真地指导解答我们的问题。崔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慢慢建立起了做科研的信心,并且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上心无旁骛、毫不松懈。
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纽黑文,加入了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的耶鲁大学医学院。我在Jorge E. Galán院士的实验室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Galán教授来自阿根廷的一个小镇,从事微生物和免疫相关研究三十多年,他通过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拼搏在美国扎根并做出了突破性的工作,尤其闻名于他发现沙门氏杆菌的三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Jorge E. Galán教授于2012年和2019年分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初到美国,我还在努力适应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时,导师已经对课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希望我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这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我现在非常庆幸当时的自己还能沉下心,顶住压力,快速跟上Galán教授实验室的节奏。我的课题主要是研究免疫代谢与抗感染免疫调控,我们发现了来源于线粒体的衣康酸在机体内的抗菌通路,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成果最终发表在Science上。如今回想这段学习经历,我觉得尤为珍贵。Galán教授虽然已经步入中国人所说的花甲之年,但他对科研的热忱似乎只增未减。无论风雪,他几乎每天第一个到达实验室,每周在他和我one to one的 “morning meeting” 中,我能看到他在畅谈科研时眼睛里是有光的,而且有时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他的精力也丝毫未减。Galán教授有时还和我一起做实验,讨论很多实验细节。我觉得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远且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一方面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另一方面,我也慢慢开始憧憬成为独立PI时的实验室模样。我希望自己能铭记初心,乐在其中,并有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加入深圳湾实验室来自于一位朋友的“云”推荐。回国前,我从一位友人那里得知了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这所新型研究机构,并且“云”参观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能够有机会作为一个年轻的PI去参与一个年轻机构的成长建设,是很有意义的。这里聚集了很多在生命科学领域很有活力的青年人才,我希望可以加入他们,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国际辨识度的科研平台。来深圳对我来说还有另一重含义,几十年前我的父母离开家乡到深圳这片热土拓荒,现在我也选择了这座城市开启学术生涯,可能也算是冥冥中的一种传承。深圳是一个更为开放包容、公平公开的城市,我喜欢深圳的态度和节奏,在这里更有机会做出创新的成果来。
我们课题组现在主要感兴趣的一个方向是关注宿主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前期我们已经发现它们不仅可以调控代谢提供能量,也存在一些抑菌抗病毒的功能。这些代谢产物就像一个无尽的宝库一样,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发掘。希望有更多热爱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伙伴与我们同路,搭建起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做出得到大家认可的工作来。
课题组长简介
陈美欣博士师从崔隽教授并于中山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Jorge E. Galán院士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主要研究免疫代谢与抗感染免疫调控。陈美欣博士主要的研究揭示了线粒体代谢产物衣康酸(itaconate)在机体内的抗菌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刊Science上。通过对模式生物沙门氏杆菌进行多项体内及体外的研究,这篇文章揭示了机体代谢反应靶向沙门氏杆菌并起到高效的抑菌作用。陈美欣博士多年以来一直研究天然免疫信号应答,除沙门氏杆菌以外,还从事过DNA病毒、RNA病毒与机体互作的研究,并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Molecular Cell、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线粒体代谢产物itaconate靶向沙门氏杆菌并发挥抑菌功能
Meixin Chen, et al. Itaconate is an effector of a Rab GTPase cell-autonomous host defense pathway against Salmonella. Science 369.6502 (2020): 450-455.
TRIM14-USP14调控DNA识别受体cGAS泛素化并增强cGAS抵抗DNA病毒HSV-1的功能
Meixin Chen, et al. TRIM14 inhibits cGAS degradation mediated by selective autophagy receptor p62 to promote innate immune responses[J]. Molecular cell, 2016, 64(1): 1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