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传染病研究所专家讲座系列第十八期(陈耀庆教授)

来源: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 年 11 月30 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深圳) 副院长陈耀庆教授受邀参加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系列讲座,作学术报告“流感疫苗免疫原设计及疫苗接种后BCR免疫组库应答”。报告由刘洋研究员主持,陈新海、马军、郑敏、吴超等研究员到现场参会并与陈耀庆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线下共五十余人参加。

在本期讲座中,陈耀庆教授分享和总结了他在博士后期间以及回国后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探索新型的流感疫苗靶标蛋白及其关键中和表位,以及通过多组学方法研究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反应规律。

常规的流感疫苗是基于其表面的血凝素蛋白(HA)设计与优化,而HA蛋白面临的机体选择压力较大,多年来一直在突变以逃逸抗血清的中和;再加上流行病学预测流感暴发的不确定性,疫苗保护率往往较低。陈教授另辟蹊径,发现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NA)面临的免疫选择压力低,序列较为保守;且与HA蛋白一样具有较高免疫原性,是广谱流感疫苗的重要潜在靶标。基于此,陈教授筛选了广谱性好的NA蛋白的抗体,验证了其保护效应比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疫苗效果更好;同时还解析了抗体的中和表位,发现该类抗体的中和表位就在酶活性中心,保守性极佳,是新型流感疫苗设计的优秀靶点。

除了流感病毒的工作外,陈教授还基于人群使用多组学方法研究新冠感染者体液免疫的反应规律。通过直接对感染者的B细胞组库进行分析,能够真实反映感染情况;通过和不同感染者的数据进行比对,可以筛选出强有力的B细胞克隆。陈教授还在感染者体内发现了一类特殊的“感染激活型B细胞”,这类细胞产生的抗体广谱性好,能够更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随后,陈教授还筛选出了这类B细胞的检测标记物,可指导新型疫苗的精准设计。

流感病毒每年造成5-10%的成人感染,20-30%的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持续在近年来高强度流行,它们一直是巨大的公共卫生危害。陈教授提出的流感病毒疫苗新设计思路及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反应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抗病毒传染病的新型疫苗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十八期合影.png

报告人简介:

陈耀庆照片.png

陈耀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基础研究专业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杰出青年,深圳市免疫协会副会长。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国自然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省市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Nature Comm.、Emerg. Microbes Infect.、Cell. Mol. Immunol. 等专业学术期刊。